2019年云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(考生回憶版)

節選第二題、“以前啊,這里很多老房子被廢棄,瀕臨倒塌。屋頂殘破,梁柱上出現斑斑點點的蟲眼……像奄奄一息的病人。”XN村支書老王對從省里來調研的小姚介紹道,“屋里不亮堂,雜草叢生,墻體垮塌,有的連橫梁都斷裂了。”
“那時候,這兒的老房子基本沒人住。我也跟著兒子去了縣城,時不時回來一趟,可村子都空了。”村民吳大媽回憶時也不無嘆息,“修得再漂亮,沒人住也就是個屋子,沒有人味兒!”
作家阿敏是XN村的租客,她已在村里住了些年頭了。“我曾經離開過一段時間。因為那時候這里人越來越少,沒有種田、犁地、收谷、摘果等生產活動,沒有歡歌,沒有笑語。這里成了‘空心村’,沒有真正的生活氣息,沒有我想要的鄉村民居的味道。”
“再不行動起來,要不了幾年,我們村就將不復存在了!”當時,這樣的警告在老王腦袋里響起。“我們的房子大部分不屬于文物級別,沒有辦法申請經費修葺,但我們自己也得想辦法,趕緊行動起來啊。”
2010年春,在老王和熱心村民老馮的牽頭下,全村人合力捐款捐物,自籌4萬多元,對村里最具特色和保護價值的Y堂大宅院正屋破損部位進行了集中修繕,制定了以“保護環境、不準私占、清理整潔、損壞賠償”等為基本內容的大宅院保護公約。此后,村民們自發成立了村志愿隊,不僅承擔了公共區域保潔工作,更常常挨家挨戶地排查危房安全隱患,宣傳自用民屋的日常修葺維護常識。“房子嘛,最怕水和火。沒有住就容易壞掉,人住著,房子有點啥問題也能及時察覺。本來隨便弄弄就能解決的小問題,因為沒人,幾年下來,就成大問題了。”
XN村請相關部門對全村有文物保護、旅游等方面價值的民居進行了清理,并劃定了保護區域網格,立起了保護標志。而村民們更是主動當起了網格員,協助建立各棟民居的檔案。


點擊分享此信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