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子百家——雜家
【導讀】
云南公務員考試網為大家帶來諸子百家——雜家,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。
更多云南事業單位考試復習技巧詳見云南事業單位考試課程
雜家并非是獨立的一個門派,而是“兼儒墨,合名法”無所不包的學者的合稱。這些人大多是戰國至漢末時期人,聚于當世名士門下,以為門客。他們的所學甚雜,諸子皆通,百家學說兼收并蓄,因此稱之為“雜家”。
雜家的學說也并非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理論,多也都是,百家學說的雜糅,因有當時名士的聚合、整理、編輯,因此保留下來,F在我們能看到的《尸子》《呂氏春秋》《淮南子》諸書,皆屬于雜家著作。
從雜家的歷史源流來看,應該與戰國中后期的黃老學說同源,因此漢初黃老學說盛行,實為雜家學說的興盛。漢武以后,獨尊儒術,雜家逐漸式微,融于道家,胡適便如此說“雜家是道家的前身,道家是雜家的新名”。
雜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門客尸佼、秦國丞相呂不韋、漢淮南王劉安。
尸佼,戰國時期人,是商鞅的門客。商鞅在秦國為左庶長時,主持變法,尸佼就是商鞅的門客謀臣。為商鞅變法出謀劃策,為商鞅所倚重。商鞅被車裂之后,相傳尸佼從秦國出逃蜀地,著書立說,寫就了《尸子》二十篇。但該書到宋時就已經大部分散佚了,十之不存一二,F在看到的是《尸子》,是后世人從諸典籍中摘錄出來的,零零散散不成體系。據唐以前諸家記錄,《尸子》“非先王之法,不循孔子之術”學術上與黃老道學近似。
呂不韋,戰國時秦國宰相。在做宰相時,召集自己的門客著書立說,編了《呂氏春秋》一書。該書同樣包羅萬象。以儒家思想為主線,以道家為基礎,兼以“法家”“名家”“陰陽家”“墨家”“農家”等等,共二十六卷。共一百六十篇。分為十二紀、八覽、六論。相傳該書著成之后,呂不韋懸賞千金,求改一字,而未嘗能有改者。
劉安,是漢初,文帝時封淮南王。其時,有門客數千人;茨贤鮿步M織門客編著《淮南子》亦稱《淮南鴻烈》。該書以道家思想為基礎,兼揉諸家。分為內二十一篇、中八篇、外三十三篇。除闡明哲理之外,還兼述了一些神話故事。其書正如其名“鴻烈”一樣,記錄了記錄了諸多廣雜而光明的道理。
點擊分享此信息:
